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一般來說,看一個企業的財務情況,主要看資金流水明細、購銷合同、近兩年的應收應付款明細賬和原材料產成品明細賬、費用明細表等,通過翻閱這些賬本之后,不正常的財務問題大部分都能看出疑點來,再圍繞這些疑點追下去,基
一般來說,看一個企業的財務情況,主要看資金流水明細、購銷合同、近兩年的應收應付款明細賬和原材料產成品明細賬、費用明細表等,通過翻閱這些賬本之后,不正常的財務問題大部分都能看出疑點來,再圍繞這些疑點追下去,基本上存在的財務問題都能被揪出來。但是什么是疑點呢?俗話說,反常即為妖。那么,哪些地方可以告訴我們有反常呢?基本上,弄清楚下面的這些反常點,財務問題一般都能看出來。
1、除了面對自然人的交易,現金在現代經濟中合法交易上的用量已經越來越少了,大量與法人之間的大額現金交易就不正常。
2、企業從客戶收錢、付錢給供應商是正常,企業向客戶付錢、供應商給企業錢就不正常(履約保證金類除外)。
3、客戶或供應商經營與其經營范圍相關的產品正常,要是一軟件公司買賣大宗化工產品就不正常。
4、客戶或供應商與企業的信任度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新增供應商或客戶購銷規模遠超大多數合同,款項支付條件又出奇優惠就不正常;合同簽得和其他供應商或客戶大不一樣就更不正常了。
5、買東西預付款正常,但預付了款長時間買不回東西就不正常了。
6、賣東西有欠款正常,但遠超信用期還收不回的錢就不正常了。
7、生產經營儲備原材料正常,但一備大半年的就不正常了;產品產銷有時間差很正常,但生產出來后半年沒人要就不正常了,要是把貨送給客戶用了大半年連合同都沒簽錢也沒要回甚至連應收賬款都不計就更不正常了;當然,存貨期末單位成本遠高于平常的也是不正常。
8、向客戶打點投標保證金正常,但投標結束后保證金回不來就不正常了;向沒正常業務往來的單位付款就更不正常了。
9、員工借點備用金正常,但單個員工十幾萬幾十萬余額就不正常了;備用金余額合計都夠支付公司兩個月正常費用了就不正常了。
10、買點設備增加產能正常,但產能大增沒買設備就不正常了。
11、在建工程余額比較大正常,但遠超預算沒合理解釋不正常,都完工投產了還不轉固定資產就不正常了。
12、拖欠供應商款項正常,但供應商半年發的貨分文不收就不正常了;另外,欠供應商的賬款半年不還,余額超百萬也不正常。
13、工資壓一個月正常,但三四個月不付工資就不正常了。
14、收入有季節性正常,但分月收入變動和行業季節性明顯不符就不正常了;臨到年底一個月確認一個季度多的收入就更不正常了。
15、加強費用控制正常,但變動費用與收入不成比例,固定費用能減少一半就不正常了。另外,在進行企業財務檢查時,發現各種疑點很正常,但企業不能給出符合商業邏輯的解釋,或是解釋雖聽起來還算合理,但沒有客觀證據支持的就不正常了。
出借銀行賬戶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具體后果取決于貸款的還款情況和是否存在法律糾紛。如果債務人按時還款且沒有糾紛,出借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然而,如果貸款產生法律糾紛,出借人需要提供合理的貸款過賬理由和依據,并根據具體情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
具體的后果是,出借銀行賬戶,很有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債務人按時還款,該筆貸款沒有糾紛的話,則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若該筆貸款產生法律糾紛,那么就要提供貸款過賬的合理理由及依據。有糾紛時依具體情況來承擔不利法律后果。
拓展延伸
潛在財務風險:會引發哪些財務問題的預警信號?
潛在財務風險可能會引發多種財務問題的預警信號。首先,資金流動性問題可能出現,例如現金流量緊張、無法按時支付債務或供應商款項。其次,財務報表異常可能是一個預警信號,如凈利潤下降、負債增加或資產負債表不平衡。此外,經營效率下降也可能是一個問題,例如銷售額下降、庫存積壓或生產成本上升。另外,財務欺詐或違規行為的發現也可能是潛在財務風險的預警信號。這些預警信號的出現應引起企業和投資者的警惕,及時采取措施來解決潛在的財務問題,確保財務穩健和持續發展。
結語
出借銀行賬戶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若貸款產生糾紛需提供合理理由。潛在財務風險可能引發多種問題,如資金流動性、財務報表異常、經營效率下降等。企業和投資者應警惕這些預警信號,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潛在財務問題,確保財務穩健和持續發展。
法律依據
《民法典》
(1)第六百六十七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第六百六十八條借款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一、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財務分析重在揭露問題,查找原因,提出建議。所以分析內容應當突出當期財務情況的重點,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出影響當期指標變動的主要因素,重點剖析變化較大指標的主、客觀原因。這樣才能客觀、正確,評價、分析企業的當期財務情況,預測企業發展走勢,針對性的提出整改建議和措施。那種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勢必是“盲人騎瞎馬”,寫出的財務分析要么是應筆墨不痛不癢;要么是羅列現象不知所云的流水帳;充其量也只能是浮光掠影似的情況簡介,這樣文牘似的財務分析對企業挖潛堵漏,完善管理沒有絲毫價值。
二、千篇一律,文章格式化
每一個時期的財務分析無論是形式和內容都應有自己的特色。內容上的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形式上的靈活、新穎、多樣,是財務分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首要條件。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甚至抽換上期指標數據搞“填空題”似的八股文章,是財務分析之大忌。
財務分析本來就專業性強,形式上的呆板、內容上的千篇一律,其可讀性必然弱化,久而久之財務分析勢必變成可有可無的東西。要煥發財務分析的生機和活力,充分發揮其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的職能,我們對財務分析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要來一番刻意求新、求實。從標題上就不能只拘泥于“×××單位××季(月)財務分析”這單一的格式,可靈活的采用一些濃縮對偶句對當期財務狀況進行概括作為主標題,也可引用一些貼切的古詩來表述,使主題精練,一目了然。在表述手法上,可采用條文式敘述,也可穿插表格說明;可三段式(概況、分析、建議),也可邊分析、邊建議、邊整改;分析既可縱向對比,也可橫向比較。總之財務分析不應拘泥于一個模式搞“萬馬齊喑”。
三、只是數字的堆砌羅列,沒有活情況說明
要分析指標變化,難免沒有數字的對比,但若僅停留于羅列指標的增減變化,局限于會計報表的數字對比,就數字論數字,擺不出具體情況,談不清影響差異的原因,這樣的財務分析只能是財務指標變動說明書或者說是財務指標檢查表的翻版。這種空洞無物,枯燥死板的“分析”肯定不會受歡迎。
只有把“死數據”與“活情況”充分結合,做到指標增減有“數據”,說明分析有“情況”,彼此相互印證、補充,財務分析才有說服力、可信度,邏輯性才強,可操作性才大。
四、淺嘗輒止,停留于表面現象
我們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標后面隱藏著個別嚴重的缺點、漏洞和隱患,或若干難能可貴的某些優點被某些缺點所沖淡。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又不要就事論事;而要善于深入調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發展變化偶然中的必然,抱著客觀的姿態,克服“先入為主”的思想,通過占有大量的詳細資料反復推敲、印證,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加工、分析,才會得出對企業財務狀況客觀、公正的評價。如,僅指標的對比口徑上,就要深入調查核實,換算其計價、標準、時間、構成、內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沒有可比性的指標之間的對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來面目,令人誤入歧途。
五、報喜不報憂
真實、準確、客觀是財務分析的生命。要診斷、觀察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維護企業機體健康運行,就應敢于揭短,敢于曝光,才不會貽誤“病情”,才能“對癥下藥”。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講不得了。所以財務分析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揭露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既要探尋影響當期財務情況變化的客觀因素,更要側重找出影響當期財務情況變化的主觀原因。實事求是,客觀全面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的揚長避短,興利除弊,努力為企業的挖潛睹漏,開源節流服好務。
六、上報不及時
財務分析是企業領導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同時也是企業財務人員參與企業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最有效途徑,其指導性的價值就在于其時效性。企業經濟信息瞬息萬變,時過境遷的財務分析對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作用將大打折扣。財務分析的上報應與會計報表上報同步,并形成制度化。
七、專業味太濃
財務分析主要是服務于企業內部經濟管理的改善,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為領導當參謀,讓群眾明家底的手段。所以財務分析應盡量淡化專業味,少用專業術語,多用大眾詞匯,力戒矯揉造作、莫測高深;做到直接了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呢
●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發現財務問題如何處理
●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和手段
●財務發現的問題怎么寫出來
●財務檢查發現問題
●快速發現財務異常
●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出現財務問題的原因分析
●財務中出現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內容審核:侯承志律師
來源:頭條-發現財務反常問題有哪些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