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農村征地補償糾紛,老百姓該怎么做?,一、征地糾紛是什么?征地糾紛,就是在征收集體土地過程中失地農民、村委會、用地單位、政府之間產生的糾紛。這類糾紛特殊主體經常表現為:一方是政府或開發商、一方是農民,由于其主體的特殊性導致這類糾紛在處理過
一、征地糾紛是什么?
征地糾紛,就是在征收集體土地過程中失地農民、村委會、用地單位、政府之間產生的糾紛。這類糾紛特殊主體經常表現為:一方是政府或開發商、一方是農民,由于其主體的特殊性導致這類糾紛在處理過程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存在地方保護主義,而且這類案件人數眾多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二、發生農村征地補償糾紛,老百姓該怎么做?
征地補償糾紛的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決、征地補償協調、裁決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
1、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跳出某個區域,如對某省國土資源廳的行為不服則可以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復議,如果在承辦案件過程中擔心某地方存在地方保護,則應該選擇這樣的救濟途徑。
2、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
3、協調裁決
征地補償裁決也可以稱之為征地補償協調與裁決,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是國家為減少、解決征地糾紛而推行的制度。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而是裁決,協調是裁決的前置,未經協調的不能進入裁決。
如果在申請協調中遇到兩級政府相互推諉的情況下,則應當在協調期滿之日向征地批準機關申請裁決,若省內尚無協調裁決辦法或協調裁決辦法沒有規定多長時間協調的,建議在60日后申請裁決。
4、聽證制度。
征地糾紛聽證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糾紛中擬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證其陳述意見、質證和申辯的權利的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辦法》第二十二條國家建設征用土地,建設單位應支付 土地補償費 、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 安置補助費 ,標準如下:一、土地補償費1.征用耕地、蔬菜地,根據國家規定的價格政策,按該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下同)的六倍計算;2.征用魚塘、藕塘、養殖場、果園、竹園、林地等土地,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五倍計算;3.征用柴山、灘地、水塘、葦塘和其他有收益的非耕地,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三倍計算;4.征用宅基地按鄰近耕地的補償標準計算;房屋由建設單位另行征地移遷重建的,原宅基地不再給予補償;5.征用無收益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補償。二、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1.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計算;能收獲的不予補償。多年生經濟林木,可以移植的,由建設單位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單位給予合理補償或作價收購;2.房屋拆遷,按房屋結構、面積、新舊程度,給予合理補償;違章建筑物和開始協商征地后突擊搶栽的樹木、突擊搶建的建筑物,不予補償;3.農田水利工程及機電排灌設施、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實際情況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三、安置補助費1.征地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上的被征地單位,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三倍;征地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不滿一畝的被征地單位,征用每畝耕地安置補助費以年產值的四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零點一畝,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年產值的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年產值的十倍;2.征用非耕地安置補助費,按該土地年產值和略低于鄰近耕地的安置補助倍數計算;3.征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地基以及無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四、按照本條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最高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倍。五、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支付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除應當屬于個人的附屬物和青苗補償費付給本人外,其他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有關鄉(鎮)村商定處理,用于組織被征地單位發展生產、安排多余勞動力就業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占用。六、大型水利、水電 工程建設項目 征用土地的補償安置標準和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另行制定。● 農村集體土地 征收補償費 應當如何分配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農村中越來越多的集體 土地被征收 為國有土地。依據我國《 土地管理法 》第47條的規定,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這三項費用經政府審核發放到村集體后,哪些費用應分配到村民手中哪些村民享有請求分割的權利實踐中,為征收補償費發生糾紛的案例很多。為此,筆者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6號(以下簡稱解釋)的規定加以論述,希望使農民朋友對些問題能夠深入理解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法律分析:農村征地補償出現糾紛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農村征地補償怎樣分配
●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款的糾紛問題
●農村征地賠償
●農村征地補償糾紛案例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糾紛應找哪個部門處理
●農村征地補償給誰
●農村征地補償不合理去哪里投訴
●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款的糾紛問題
●農村征地補償款怎么分配合理
●農村征地糾紛解決方案
●想要起訴要回土地承包費應該怎么做,起訴要回土地承包費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地產企業拆遷補償怎么做賬?房地產企業為別的企業拆遷是否繳納契稅: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被司法強拆后還能怎么做,房屋被司法強拆后,還可以維權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四川成都集體戶小孩上學應該如何處理,四川成都市集體戶小孩上學可以怎么做2023: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買爛尾房重建項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怎么做才能避免買到爛尾房: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買爛尾房重建項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怎么做才能避免買到爛尾房: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0年違建拆房賠償新政策?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強拆派出所不立案合法嗎,強拆公安違法不立案怎么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暴力拆遷后果?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繳納土地使用稅怎么做分錄?如何繳納土地使用稅的相關內容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使用稅退稅怎么做會計分錄?土地使用稅退稅的情況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拆遷補償款怎么做會計分錄?,企業拆遷補償款怎么做會計分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糾紛訴訟?房屋拆遷補償訴訟怎么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收到拆遷補償款怎么做分錄?收到土地拆遷補償款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不滿意該怎么辦?拆遷戶對拆遷補償不滿意該怎么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對拆遷評估有異議?對評估報告不服時,被拆遷人要怎么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因為拆遷被告了應該怎么做,拆遷法院怎么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業戶口被當地政府誤改成居民戶口應該怎么做,農業戶口被當地政府誤改成居民戶口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小區業主集體維權,應該請什么樣的律師?業主權益 房產干貨 房產律師張華 律師,業主集體維權怎么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給別人干活受傷了,雇主不賠償應該怎么做?,給別人干活受傷了,雇主不賠償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劉佳律師
來源:臨律-發生農村征地補償糾紛,老百姓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