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項目落地,湖北省“自然資源十條”出爐!,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服務擴投資穩增長 近日,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出臺10條措施,從重大項目要素保障、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用地審批提質增效、項目包保服務等方面,強化保障服務,千方百計推動項目落地
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
服務擴投資穩增長
近日,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出臺10條措施,從重大項目要素保障、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用地審批提質增效、項目包保服務等方面,強化保障服務,千方百計推動項目落地。
01/
優化留足發展空間
省級及以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在明確具體選址和規模的情況下,加大爭取核減力度,優化布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預留通道。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區范圍內,因農村道路、溝渠、農村居民還建及相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等情形,確實無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可按不超過項目區內永久基本農田總面積的10%的比例,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
02/
全額統籌用地指標
更新存量建設用地“招商地圖”,實行“云上選地、供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所需規模指標和計劃指標先行預支,全額保障。急需動工建設的地方民生項目,市縣補充耕地指標暫時難以落實、且當地有償還能力的,可申請借用省統籌補充耕地指標。
03/
全面保障用礦需求
繼續加大建筑石料礦業權投放力度,對計劃年內開工的重大項目建設需新設大型石料采礦權的,采礦權出讓不受年度出讓計劃限制。允許建設項目征地紅線范圍內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石料直接用于本工程建設,無需辦理采礦許可。
04/
創新土地配置方式
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應,鼓勵同一地塊內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服等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布置;鼓勵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用于鄉村民宿、農產品初加工、電子商務、農業十大產業鏈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對使用符合條件的存量工業項目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積占比上限相應提高到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
05/
持續推進審批提速增效
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開通用地審批重點項目“綠色通道”,除原則性問題外,允許“邊組邊審,容缺受理”。涉及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補償短期內確實難以協商一致的,在建設單位說明已與礦業權人就壓礦補償問題進行協商、所在地人民政府承諾做好壓礦補償協調的前提下,可先行辦理用地審查手續,在協議簽訂、完成壓覆礦產資源審批后發放用地批文。
06/
大力降低企業用地用房成本
出讓土地允許1年內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特殊項目2年內繳清),首次繳納比例不低于50%;采取先租后讓、租讓結合方式供地需交納的土地租金可延期至6個月內繳清;租賃國有土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困難企業可申請減免不超過12個月的土地租金。
07/
優化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
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實行告知承諾制,嚴格落實小微企業免收不動產登記費。深化“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全面推廣水電氣一體化過戶,提升網辦覆蓋面和便利度。設置企業綠色專窗,對涉及重點項目不動產登記“特事特辦”,加快辦結,推動企業間不動產轉移登記實現“一個環節、90分鐘”辦結。
08/
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自然資源事業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和自然資源資產配置方案可以同步編制,在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下,可以一并簽訂生態保護修復協議和土地出讓合同等自然資源資產配置協議;可以賦予社會投資者一定比例耕地占補、增減掛鉤等專屬指標,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面向市場主體,提供免費北斗差分服務,推進5G工業互聯網與北斗融合應用。
09/
實行重大項目包保服務
建立廳領導包聯服務重大項目責任清單,實行一個包聯領導、一個牽頭處室、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服務方案、一本工作臺賬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精準發力,落實落細重點項目用地服務。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加強與相關部門、用地單位的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常態化、全鏈條、點對點跟蹤協調解決問題。
10/
守牢自然資源安全底線
強化耕地保護,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實施一批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切實維護生態安全。扎實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推行項目用地及時預警、盡早提醒、提前處置機制,服務項目依法依規用地。
法律分析: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全省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跨區域合作深度拓展,內陸開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誠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格局更加穩固,“水袋子”“旱包子”問題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
法律依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地方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數字化標準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機制。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的準入制度,健全觸發式監管機制,構建多方協同治理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促互進。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范園區,完善園區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應用場景,推進數字化創新應用。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重要信息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健全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個人隱私和大數據安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法律分析:一、簡述
1、編制《信息公開指南》的政策依據:《湖北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省政府令262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政務公開的意見》(鄂辦發[2005]36號)、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網上公開目錄》等。
2、更新時間:根據工作性質定期更新。
3、獲取途徑:以網上公開為主,包括登錄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從省政府政務網上鏈接;從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上鏈接。輔以政務大廳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公開、辦事指南以及其它方式。
二、主動公開
(一)公開范圍
1、法定公開事項。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國土資源部門在履行行政職能過程中須向社會公開的事項。包括行政許可事項和預審、登記、備案管理事項等。
2、行政決策事項。國土資源廳作出的重大決策,包括重要會議、重要文件、土地和礦產資源規劃、地質環境治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征用、土地整理項目、探礦權、采礦權審批以及其他重要工作部署等。
3、行政執行事項。依法執行行政決策的事項,包括依據、標準、過程、結果等。
4、重要人事事項。人員編制、干部使用、競爭上崗和人員錄用等情況。
5、財務管理事項。包括部門預算和決算報告、政府采購、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情況,土地開發復墾整理項目專項資金、地質災害治理專項資金、地質勘查資金及其它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等。
6、行政執法事項。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執法檢查的項目、依據、內容、結果等。
7、行政服務事項。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審批及費用收取、證件辦理的依據、標準、過程、期限、結果等。。
8、行政監督事項。對行政行為開展監督檢查的有關情況。
9、突發應急事項。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及其它有關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事件。
10、勤政廉政事項。組織機構、工作職責、辦事制度、權利義務、辦公地址、聯系方式和投訴電話等。法律依據:《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 第三條 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h3>四、湖北省十四五規劃法律分析: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全省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跨區域合作深度拓展,內陸開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誠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格局更加穩固,“水袋子”“旱包子”問題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
法律依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地方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數字化標準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機制。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的準入制度,健全觸發式監管機制,構建多方協同治理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促互進。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范園區,完善園區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應用場景,推進數字化創新應用。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重要信息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健全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個人隱私和大數據安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湖北省自然資源部
●湖北省自然資源規劃
●湖北自然資源局官網
●湖北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官網
●湖北省自然資源系列地圖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掛牌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咨詢電話
●湖北省自然資源規劃
●湖北 自然資源
●湖北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公告
●2020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石首,2024湖北省征地補償標準具體都有哪些內容: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湖北省項目建設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荊州監利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建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湖北省荊州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荊州市2024年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樊城區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襄陽市征地補償安置新辦法: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湖北土房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農村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潛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湖北省新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2023年湖北省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湖北應城市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林地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人民調解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拆遷補償標準2024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四級公路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襄陽市征地補償安置新辦法: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湖北當陽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當陽市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沙市區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鄂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湖北省鄂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官橋拆遷補償標準,2024年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襄陽樓房拆遷補償,湖北省襄陽市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芳芳村拆遷補償標準,2024年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2017荊州樓房拆遷補償,湖北省監利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廣水市房屋拆遷補償,湖北省廣水市宅基地征地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內容審核:楊建峰律師
來源:臨律-助推項目落地,湖北省“自然資源十條”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