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法律分析:申請仲裁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形式申請,同時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申請時效問題。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仲裁申請,否則將會喪失申請仲裁的權利。農民工在遇到勞動
法律分析:
申請仲裁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形式申請,同時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申請時效問題。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仲裁申請,否則將會喪失申請仲裁的權利。農民工在遇到勞動爭議時,應當特別注意時效的把握。
二是申請形式上要采取書面形式,按規定式樣提交申請書,并且要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三是要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能自已選擇仲裁委員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一、申請勞動仲裁要注意什么?
1、不要超過時效
當雙方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爭議,應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在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提出申請。勞動者在與原單位結束勞動關系時,要注意自己的權益是否受損,諸如工資、加班費的支付和社保費的繳納是否有漏繳現象。如果發現有問題,就應及時通過有效途徑解決,一旦超過時效,就無法使自己的主張得到支持。
2、不要口說無憑
廣大勞動者平時要增強證據意識,盡可能保留自己在單位期間的有關證據,比如:工資條、工資單等等。一旦勞動權益受到損害,這些證據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3、不要告錯地方
屬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的勞動者。
二、勞動仲裁案件要提供哪些證據?
勞動爭議仲裁證據,是指在勞動爭議仲裁過程中,能夠依法證明爭議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材料。勞動爭議仲裁證據有下列幾種:
1、書證是指用文字、符號、圖表等形式表達一定的思想或行為,其內容能證明爭議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如勞動合同文本、培訓協議、保密協議、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工資單(工資折)、考勤表、押金收據、戶籍證明、醫療憑據等。
2、物證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場所和物質屬性證明爭議案件事實的實物和痕跡。物證包括實物(與爭議案件事實有聯系的客觀實在物)和痕跡(物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印痕和物體運動時所產生的軌跡)兩類。如勞動場所、不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標準的勞動(防護)工具等。
3、視聽資料是指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以錄音、錄像所反映的聲音、形象,電子計算機所貯存的資料及其他科技設備所提供的資料來證明爭議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如現場照片、談話錄音、勞動場所的監控錄像、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
4、證人證言是證人就其所感知的爭議案件情況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作的陳述。如其他在場勞動者的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就自己所悉知、理解和記憶的與爭議案件有關的事實情況,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作的陳述。包括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和“對訴訟請求的陳述”。主要體現在申訴書、答辯書、庭審筆錄、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
6、鑒定結論是鑒定人依據科學知識對案件中的有關專門性的爭議問題所作的分析、鑒別和判斷。如工傷認定結論、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公證文書、勞動者(涉嫌)違法犯罪的結論、審計評估報告、醫療診斷等。
7、勘驗筆錄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了查明案件的事實,指派勘驗人員對與爭議案件有關的現場、物品或物體進行查驗、拍照、測量,并將查驗的情況與結果制成的筆錄。如勘驗勞動場所制成的筆錄。(勘驗筆錄不屬于當事人提供的證據)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根據上述的內容中我們知道,在勞動爭議的過程中,最忌諱“空口無憑”,因此,勞動者在申請勞動爭議時要注重對勞動證據的收集。上述內容有為您介紹“勞動仲裁案件要收集哪些證據”的問題,但理論與實際操作還是有操作的,因此,您在收集證據的時候最好是能夠咨詢一下實戰經驗豐富的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發生以下勞動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一)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勞動者和勞動者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受理本市行政區域內以下的勞動爭議案件:
(一)位于本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陽、石景山、豐臺區的中央和市屬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
(二)外省、市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駐京辦事機構或分支機構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
三、用人單位、勞動者及與該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密切關系的第三人,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一方為申訴人,另一方為被訴人。
四、申訴人應當自勞動者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仲裁委提出書面申請。
五、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訴書》。申訴人應當按照規定如實準確填寫《申訴書》,《申訴書》一式三份,其中兩份由申訴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訴人留存;
(二)身份證明。申訴人是勞動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訴人是用人單位的,提交本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
(三)能夠證明與被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關材料,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協議)、解除或終止合同通知書、工資單(條)、社會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及復印件;
(四)申訴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仲裁委根據立案審查的需要,要求申訴人提交能夠證明被訴人身份的有關材料的,申訴人應當提交。如被訴人是用人單位的,應當提交其工商注冊登記相關情況的證明(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經營地等情況);如被訴人是勞動者的,應當提交其本人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地地址、聯系電話等。
六、仲裁委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七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并送達當事人。
決定受理的案件,自接到通知后三日內到仲裁委領取《案件受理通知書》,辦理受理手續。決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向申訴人送達《不予受理通知書》。
●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技巧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的5個關鍵知識點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的問題
●申請勞動仲裁準備什么
●如果要勞動申請仲裁需要什么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提供什么證據
●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技巧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事項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的五個問題
●被單位安排與不同派遣公司輪流簽訂勞動合同,補償年限該如何計算,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是 勞務派遣公司跟勞動者簽訂兩年以上的規定期限合同 該怎么理解?如果是兩年以下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爭議第33期」一張表讀懂勞動者三種工作時間制度的規定區別,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是怎么規定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者簽訂離職協議后又反悔的,離職協議效力應如何認定?,離職補償協議簽訂后可以反悔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者被拖欠工資該如何維權?,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的工資該怎么維權: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者如何解決勞資糾紛,如何解決勞資糾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雇員工資未按時發放:維權方法,雇主未按時發放工資,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務工人員維權的合法途徑有哪些,勞動者的維權途徑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數字化時代,法院判決維護銀發勞動者權益,企業需給予適老關懷,職工權益破產保障機制解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者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有哪些,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動者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是?,解決勞動爭議有幾種方式: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通過何種途徑解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解決勞動爭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勞動者產假是怎樣的?黑龍江省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有哪些: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工廠部門倒閉調崗合法嗎現在?調崗條件與勞動者權益: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勞動者產假是怎樣的?黑龍江省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是多少
內容審核:黎雪雁律師
來源:頭條-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