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賦能2025,煙臺農業農村局補助項目,4月14日上午召開的全市鄉村振興大會上,煙臺市印發了《農業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十三條》,貫徹落實市委“1+233”工作體系要求,深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壯大鄉村富民產業,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增強農業
4月14日上午召開的全市鄉村振興大會上,煙臺市印發了《農業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十三條》,貫徹落實市委“1+233”工作體系要求,深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壯大鄉村富民產業,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增強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支持農業重大項目建設。
聚焦農業“1+6”優勢特色集群培育,篩選確定一批市級優選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煙臺
市企業新上或技術改造、符合產業政策支持發展方向、投資2000萬元或設備投資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按照設備投資5%、其他投資1%的比例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投資1億元以下的補助不超過500萬元,1億元以上的不超過1000萬元。年度項目完成投資后,財政部門將所需資金列入下年度預算。在中央、省級補助資金基礎上,市縣財政予以兜底補齊,所需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共同承擔。
二、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加大貸款貼息力度,各類農業現代化龍頭企業當年用于發展農業產業發生的2000萬元以上新增貸款,按照2%利率給予貼息。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貼息額度不超過100萬元;市級及以下企業,貼息額度不超過50萬元。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對由規下首次升為規上的農產品加工業企業,分3年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勵,首次獎勵10萬元;對第二、三年仍在統計部門聯網直報庫的規上企業每年分別獎勵5萬元。
三、支持農產品品牌創建。
發展會展經濟,辦好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等重要展會,著力提升
煙臺
市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對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重要展會上獲得金獎的農產品品牌,給予15萬元獎勵;對成功入圍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的品牌主體,給予10萬元獎勵;對首次成功入選“好品山東”品牌目錄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給予5萬元獎勵。
四、支持農業現代化示范創建。
支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綠色發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創建。開展市級“一區一園”示范創建,對符合條件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鎮),市財政給予500萬元獎補。
五、支持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健康發展。
鼓勵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農場”等模式,提升
煙臺
市農業產業化、組織化水平。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當年用于發展農業產業的新增貸款,300萬元以下的,鼓勵通過省農擔擔保方式申請貸款;300萬元以上的,市財政按照2%利率給予貼息,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六、支持土壤地力提升。
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根據省政府下達任務,選擇成方連片、水源充足適宜糧食種植的耕地,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按畝均195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其中中央、省級財政每畝補助1500元(萊州市1650元),市財政每畝補助150元,區市財政每畝補助300元(萊州市150元)。加快撂荒耕地改造,丘陵坡度低于25度的集中連片撂荒耕地,按照每畝15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其中市級每畝補助1000元,區市每畝補助500元。
七、支持果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蘋果、萊陽梨、大櫻桃等優勢果業高質量發展。蘋果產業主推市場認可度高的煙富3、煙富8、煙富10(紫紅富士)和條紅2001、維納斯黃金、王林、瑞香紅等新品種,對應用主推新品種或新研發品種新改建500畝(含)以上、1000畝(含)以上的“大果園”,每畝分別給予3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補貼;對新改建5000畝以上的“大果園”,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補貼。大櫻桃產業對新改建溫室栽培示范基地20畝以上的,每畝給予1萬元補貼;核心產區新改建露天大櫻桃示范基地20畝以上,每畝給予3000元補貼;對新改建的50畝以上大櫻桃“三防”棚(防霜、防雨、防裂果),每畝給予5000元補貼。梨產業對新改建成方連片、單園規模200畝以上的標準化梨園,每畝補貼3000元;對單園規模200畝以上且新改建防雹、防鳥、防蟲等多功能防護網架的,每畝補貼2000元。
八、支持裝備型海洋牧場創新發展。
各級財政對于已建成的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設施及管護平臺、智能管控系統籌按照總投資的30%予以補助,補貼上限2000萬元。在中央、省級補助資金基礎上,市財政予以兜底補齊;對
煙臺
市企業生產的,為
煙臺
市海洋牧場上下游配套的海工裝備、輔助船舶等,通過有關部門推廣許可和項目市級驗收后,按照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對為裝備型海洋牧場提供優質漁業種苗的魚類苗種繁育基地,采取“先建后補”方式予以支持,重點支持許氏平_、花鱸、綠鰭馬面_、大龍六線魚、三文魚、石斑魚等網箱養殖品種魚類苗種繁育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和尾水治理等環保設施建設,市財政按照工程造價的30%給予補助,每處基地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300萬元。
九、支持現代種業創新發展
。
實施種業攻堅行動,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圍繞農作物種子、果蔬苗種、畜禽良種、水產種苗等領域,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建設,支持優良新品種引進、選育、培育技術攻關,建設現代化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組建“政、學、研、企、推”全鏈條育種攻關聯合團隊,合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種10個以上,每個團隊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給予100萬元獎勵,省級給予20萬元獎勵。對未獲各級財政支持、自主研發的突破性農作物新品種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
十、支持農業產業招商引資。
圍繞智慧設施農業、農產品深加工、三產融合發展等領域,重點引進年度投資過5000萬元的現代農業項目,按照實際新增投資額的5%給予獎補,單個項目不超過1000萬元。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扶持。獎補資金在中央、省級資金補助基礎上存在缺口的,由市縣財政兜底補齊。
十一、支持農業機械化裝備提升、數字化轉型。
加快農機農藝先進技術融合,補齊丘陵山區糧食生產、特色經濟作物等機械化發展短板,加強農機裝備技術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實施農機農藝融合項目,每個項目市財政補助資金80萬元。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園藝、數字畜禽養殖場、數字海洋牧場、智能“農業車間”等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對通過山東省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創建認證的主體,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開展市、縣、鎮三級數字農場(含畜牧、水產)建設工作,對于達到建設標準并通過驗收的,分別按照項目審計實際投資額不超過30%給予補助,單體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十二、支持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
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成本保險保費補貼在省級補助的基礎上,剩余部分全部由市財政承擔。對蘋果、葡萄、萊陽梨、大櫻桃、生豬等能體現
煙臺
市產業特色的農產品保險和漁業特色政策保險,市級按照縣級補助標準給予1:1配套。
十三、支持金融賦能鄉村振興。
加大對“三農”和普惠型涉農貸款的投放力度,各銀行機構保證涉農貸款持續增長,普惠型涉農貸款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發揮市級和區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引導融資擔保機構積極為“三農”主體融資增信,合理降費,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收取的擔保費率不得超過1%,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上的擔保費率原則上不超過1.5%。再擔保機構對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上、500萬元及以下的再擔保收費,分別不高于承擔風險責任的0.5%、0.3%;2022年,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對符合要求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新增單戶貸款額度1000萬元以下、期限不超過3年、利率不超過LPR+150個基點的非抵(質)押類貸款免收擔保費和再擔保費,同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補助。
同一主體、同一事項符合兩項或兩項以上激勵支持條款的,以及上級、其他部門出臺同類政策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本政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煙臺
市委農辦、市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負責解釋。
農業補貼包括以下項目: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3、農業綠色發展補貼;4、養殖補貼、肉牛擴群補貼。5、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6、良種補貼,含小麥、玉米、棉花、水稻等;7、油料作物補貼;8、農業保險補貼;9、“菜籃子”工程項目補貼。一、農業補貼申請條件為:1、經有關部門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實力,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有較強的資金能力;3、開發的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競爭優勢明顯。這一點主要看企業提供可研究下報告。4、帶動農民能力強,與農民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連接機制。二、農業補貼申請所需材料:1、企業的法人執照復印件等證件;2、企業資產負債表等報表;3、凡申報國家項目,都要求地方政府給予配套資金;4、企業申請項目,大部分資金不夠,企業可以申請貸款解決。法律依據:《財政部關于政府補助準則有關問題的解讀》 第一條 政府補助準則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政府補助準則不對“日常活動”進行界定。通常情況下,若政府補助補償的成本費用是營業利潤之中的項目,或該補助與日常銷售等經營行為密切相關(如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則認為該政府補助與日常活動相關。
農業補貼包括以下項目: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3、農業綠色發展補貼;4、養殖補貼、肉牛擴群補貼。5、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6、良種補貼,含小麥、玉米、棉花、水稻等;7、油料作物補貼;8、農業保險補貼;9、“菜籃子”工程項目補貼。
一、農業補貼申請條件為:
1、經有關部門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實力,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有較強的資金能力;
3、開發的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競爭優勢明顯。這一點主要看企業提供可研究下報告。
4、帶動農民能力強,與農民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連接機制。
二、農業補貼申請所需材料:
1、企業的法人執照復印件等證件;
2、企業資產負債表等報表;
3、凡申報國家項目,都要求地方政府給予配套資金;
4、企業申請項目,大部分資金不夠,企業可以申請貸款解決。
法律依據:《財政部關于政府補助準則有關問題的解讀》 第一條 政府補助準則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政府補助準則不對“日常活動”進行界定。通常情況下,若政府補助補償的成本費用是營業利潤之中的項目,或該補助與日常銷售等經營行為密切相關(如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則認為該政府補助與日常活動相關。
農村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是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一、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具體程序
土地征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程序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具體程序為:
1、市、縣國土資源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用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內容征詢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記錄在案,根據村委會或村民提出的意見分別處理并協調解決。
村委會或村民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異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或被征地所在的鄉鎮政府,應告知被征地相對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并依法組織聽證。
3、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土地的四至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規格等,并現場填制調查表一式三份,由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和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共同確認無誤后簽字。
4、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就協議主要內容按照村民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議事程序等民主程序作出決議。
村委會作為被征收主體的,簽訂協議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向農村村民公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二、征地補償協議包括什么內容?
征地補償協議里比較重要必須明確的內容有:
1、補償款的總金額及各項補償內容的具體明細,如果存在廠房出租的情況,這個各項補償內容的具體明細就尤為重要,這涉及到雙方以后分割拆遷補償款的份額確定。
2、補償款的支付時間及支付方式。
3、如果簽訂補充協議,補償協議上的內容必須合法,與主合同條款不沖突,如果對主合同有重大改動,須明確約定以補償協議約定為準。
4、約定違約責任。一般來說,征地人答應的補償條件,尤其是落實到合同條款的補償條件,基本上都能實現,但是什么事情都是有萬一的,我們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也應該為可能出現的萬一提前防備,那就是明確約定違約責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從合同條款的角度去督促征地的履行合同。
法律主觀:煙臺保障性住房“三合一”后,將實行市場租金下的租補分離模式,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是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而發放補貼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辦理住房保障資格認定,二是租賃住房。在申請程序上,市中心區將改變過去每年固定一段時間集中扎堆申請的方式,采取常態化申請審核程序,申請人在工作日期間隨時可以到 戶籍所在地 的街道辦事處申請資格認定,不用再擔心一等一年了。經過民政部門的收入認定和住房保障部門的“三級審核、兩次公示”,對符合條件的,發放《住房保障資格證》,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內,申請人可以自行在市場上租賃具備使用功能的住房,也可以按規定申請租賃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實行市場租金)。租房后再申領補貼,不租不補,租補分離。基本步驟:辦理住房保障資格認定→取得《住房保障資格證》→租賃市場住房或保障性住房→申領住房租賃補貼。據了解,住房保障標準公布后,目前市住房保障中心正在加緊印刷相關的申請表、檔案冊和明白紙等資料,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已經基本就緒,有望在4月中旬發布公告,正式開展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常態化申請工作。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住房保障執行啥標準根據《煙臺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辦法》規定,對于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保障標準申請住房保障,不計算保障面積。如果承租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按規定可以享受住房租賃補貼,住房租賃補貼標準按照實際承租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租金的30%確定。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承租其他住房的,不享受住房租賃補貼。與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不同,對于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不實行常態化申請,也不在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受理和初審。主要方式:住房保障部門每年安排適當數量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面向用人單位分配,由用人單位統一提出申請并承擔初審、擔保責任。經用人單位初審并提供擔保后,統一報住房保障部門審核。之后,再由用人單位提出組合租賃方案,會同出租人配租,承擔連帶管理義務,承租人可以同時享受租賃補貼。住建部門負責人表示,市中心區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申請時間目前難以確定,需要等到城市居民家庭一個完整的申請審核周期結束后,才能統一做出計劃安排。王肆申請保障房的家庭應符合啥條件?申請住房保障的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預告登記的房屋;與他人共有產權的房屋份額。已購買 經濟適用住房 、集資合作建房或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和個人,不得申請住房保障。已享受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的家庭,依照新的保障標準和政策規定重新辦理住房保障資格認定,其原有補貼最晚于2014年10月停止發放。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工執行啥標準?根據《煙臺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辦法》規定,對于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不計算住房保障面積。如果承租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按規定可以享受住房租賃補貼,住房租賃補貼標準按照實際承租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租金的30%確定。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承租其他住房的,不享受住房租賃補貼。與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不同,對于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不實行常態化申請,也不在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受理和初審。主要方式:住房保障部門每年安排適當數量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面向用人單位分配,由用人單位統一提出申請并承擔初審、擔保責任。經用人單位初審并提供擔保后,統一報住房保障部門審核。之后,再由用人單位提出組合租賃方案,會同出租人配租,承擔連帶管理義務,承租人可以同時享受租賃補貼。市中心區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申請時間目前難以確定,需要等到城市居民家庭一個完整的申請審核周期結束后,才能統一做出計劃安排。
本文介紹了農業補貼的定義和作用,以及山東農業補貼項目的具體內容。農業補貼是政府針對農業領域制定的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為重要、最普遍使用的政策手段,體現了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的轉移支付。在山東,農業補貼包括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項目基金扶持、減稅、免稅、貼息、政府補助等多種經濟支撐手段,支持生態產業的發展,使其綜合競爭能力增強。此外,還介紹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等具體內容。
法律分析
農業補貼是指政府針對本國農業領域制定的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為重要、最普遍使用的政策手段,它體現了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的轉移支付。WTO框架下的農業補貼是指針對于國內農業生產及農產品的綜合支持。
二、山東農業補貼項目有哪些
包括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項目基金扶持、減稅、免稅、貼息、政府補助等多種經濟支撐手段。支持生態產業的發展,使其綜合競爭能力增強。
綠色補貼是政府給予經濟主體以激勵其進行環境保護或污染削減活動的某種形式的財政支付
三、農業政策補貼都有哪些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這項補貼是采用一卡通的形式于6月30日之前下發到農民的手中,并且不能以現金形式代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的話,一定要簽訂相關協議,沒有簽訂協議的補貼將發給土地承包權者。簽訂合同的話要注明補貼究竟補給誰!
2.適度規模經營補貼
主要用于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運營、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方面。
拓展延伸
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一條,本解釋適用于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的管理和實施。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二條,本解釋所稱農業補貼項目,是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程序,對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給予的補貼項目。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三條,本解釋所稱補貼對象,是指符合本解釋規定條件的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四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得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五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則,實行科學管理、規范操作。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六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實行差別化補貼。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七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實行備案管理制度,備案內容包括補貼對象、補貼項目、補貼金額、補貼方式、補貼期限等。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八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實行績效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補貼效果、補貼資金使用情況等。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九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本解釋規定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十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實行定期公布制度,公布內容包括補貼項目、補貼標準、補貼對象等。
根據《山東省農業補貼項目解釋》第十一條,本解釋規定的農業補貼項目,應當實行動態調整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對補貼項目進行調整。
結語
農業補貼是政府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持手段,包括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項目基金扶持等多種形式。其中,綠色補貼是政府給予經濟主體以激勵其進行環境保護或污染削減活動的某種形式的財政支付。農業政策補貼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等,這些補貼政策體現了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的轉移支付,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修正):第九章 農民權益保護 第七十八條 違反法律規定,侵犯農民權益的,農民或者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主管機關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為農民提供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修正):第十章 農村經濟發展 第八十五條 國家扶持貧困地區改善經濟發展條件,幫助進行經濟開發。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關于扶持貧困地區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制定扶貧開發規劃,并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組織貧困地區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合理使用扶貧資金,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引導貧困地區的農民調整經濟結構、開發當地資源。扶貧開發應當堅持與資源保護、生態建設相結合,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修正):第十章 農村經濟發展 第八十六條 中央和省級財政應當把扶貧開發投入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建設資金投入。
國家鼓勵和扶持金融機構、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投入資金支持貧困地區開發建設。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扶貧資金。審計機關應當加強扶貧資金的審計監督。
●招商引資賦能高質量發展
●招商引資賦能增效的措施
●招商引資賦能發展
●招商引資賦能增效
●招商引資賦能高質量發展培訓班
●招商引資賦能鎮域經濟
●招商引資促發展
●招商引資新模式
●招商引資再創佳績
●招商引資新格局
●煙臺農業農村局補助項目有哪些
●煙臺農業農村局補助項目有哪些
●煙臺農業農村局補助項目公示
●煙臺農業補貼政策
●煙臺農業農村局官網
●煙臺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
●煙臺市農業局電話號碼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是做什么的
●煙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電話
●煙臺農業補貼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招商引資賦能增效的措施,招商引資賦能鎮域經濟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朱子
內容審核:吳海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