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把醫療事故賠償款賠償給監護人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所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只是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代管人。嚴格來說,法院不是把醫療事故賠償款賠償給監護人,賠償款還是要給被侵權人,或者被侵權人死亡情況下是賠償給被侵權人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但是被侵權人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那法院基于財產管理方便的需要可以把賠償款交付給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或者說法定代理人,但不是說這個監護人就擁有了可以隨意支配使用這筆賠償款的權利。監護人的義務是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如果因為監護人失職導致被監護人的財產受損,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可以搜索詞條“醫療事故賠償法律依據及計算方式”。
法院把醫療事故賠償款賠償給監護人么?
醫療事故賠償金,如果受傷者還存活那么是轉入受傷者賬戶上的。如果當事人死亡,那么需要第一順位繼承人協商一致后轉入一個賬戶,協商不一致可交由法院分配。如果醫療事故當中的受害者是未成年人,那么醫療賠償金肯定是直接打到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賬戶上的,但這是屬于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監護人自己并無權獨自處理。
醫療事故賠償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由醫療機構對患者進行的賠償。賠償項目是: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法律分析:法定監護人的賠償獲得,可以先與對方協商。監護人支付賠償是法律的義務規定,協商不成的,可以保留相關證據材料由法院進行協商。根據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醫療事故賠償款屬于遺產嗎
●醫療事故賠償由醫院還是醫生
●醫療事故賠償被撫養人
●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按
●醫療事故賠償款多久到賬
●醫療賠償由護士出還是醫院出
●醫療事故賠償后還能上訴嗎
●醫療事故賠償由醫院還是醫生
●醫療事故賠償屬于遺產嗎
●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按什么辦理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有什么?未成年人和父母一起批地建房可以嗎: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有什么?未成年人和父母一起批地建房可以嗎: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民法典怎么規定監護人?民法典拆遷安置房規定: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父母不在家監護人是哪方?父母不在了,土地確權證歸誰: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羅思章律師
來源:頭條-法院把醫療事故賠償款賠償給監護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