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1、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協商解決問題。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2、協商不成的,當事
1、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協商解決問題。
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2、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到當地鄉(鎮)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機關提出處理申請。
申請處理時,應以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人、對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申請處理的事項、具體要求和理由,并附爭議地塊示意圖;有關證據及其來源,證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受理機關接到處理申請后,應在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應當在10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文書和有關證據;逾期不提交答辯文書的,不影響作出處理決定。受理機關決定不受理的,應當在決定后10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3、如果鄉鎮不受理,當事人雙方可直接向縣政府或國土局申請,若符合受理條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機關對受理的宅基地權屬爭議,可先行調解;調解無效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4、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后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上一級處理機關接到復議申請后,應在3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宅基地權屬爭議處理期間,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宅基地現狀和破壞其房屋。
一、宅基地有哪些規定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發放證件。
2、由于中國實行城鄉二元體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繼承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集體的資產。
3、由于農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些人不愿意“農轉非”,甚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注定會失去。
4、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
第三百六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三百六十五條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農戶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輔助用房(廚房、倉庫、廁所)、庭院、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放等。農戶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賣或出租后,宅基地的使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權始終為集體所有。出賣、出租房屋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法律分析:農村居民因宅基地問題發生糾紛的,雙方應當先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村委會等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法院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
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在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宅基地糾紛可咨詢電話是12348。群眾只要在各地撥打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轄區內任何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宅基地糾紛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監督等法律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h3>四、宅基地糾紛如何處理法律分析:農村居民因宅基地問題發生糾紛的,雙方應當先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村委會等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法院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
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在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的
●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好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案例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程序一般怎么走
●農村宅基地糾紛解決辦法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中的有關政策文件
●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好
●農村宅基地的糾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農村宅基地糾紛歸誰管
●宅基地沒有過戶拆遷了怎么辦,宅基地沒有過戶拆遷了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收宅基地新政策,宅基地征收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家里兩個兒子申請宅基地不批,家里有兩個兒子申請宅基地未獲批,如何解決?: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宅基地強制征收程序,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怎么算,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征收了可以重新申請宅基地嗎,宅基地可以拆了重建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哪個部門負責,農村宅基地歸哪個部門管: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農村拆遷要求安排宅基地建房,農村拆遷還能申請宅基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宅基地糾紛如何處理?,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征收補償法律法規,農村宅基地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如何補償,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征收與補償標準,農村宅基地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的宅基地怎么補償?,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中的起訴,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沒建房子的宅基地被征收怎么補償的,未建房的宅基地征收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遇到征地拆遷該怎么補償,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鹽城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 ,鹽城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拆遷家庭成員分配?,宅基地拆遷子女有權分割嗎: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農村動遷宅基地該如何補償,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有權征收村民的宅基地嗎 ,村委會有權征收村民土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李站波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