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修訂后的《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
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修訂后的《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浦府規〔2022〕1號
區政府各委、辦、局,各管理局(管委會),各直屬企業,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
現將修訂后的《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2年3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落實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以下簡稱“被征地”)上的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就業和保障”)工作,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修訂后的〈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通知》(滬府規〔2022〕3號)及《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四部門關于本市被征地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滬人社規〔2022〕4號)的規定,結合浦東新區實際,制定《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
一、適用范圍
本區行政區域內被征地的具有浦東新區常住戶籍農業人員(以下簡稱“被征地人員”)的就業和保障,適用《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
二、基本原則
適應城鄉發展一體化需要,堅持市場導向,促進被征地人員就業。將被征地人員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保障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建立多渠道籌集被征地人員社會保障費用機制,提高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水平。
三、管理部門
區人社局是本區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區就業促進中心、區醫療保險事務中心是本區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工作的經辦機構。
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醫保局、區農業農村委、區規劃資源局、區稅務局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
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的具體實施工作。
四、被征地人員的分類
需按照《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規定落實就業和保障的被征地人員,應當是被征地范圍內具有浦東新區常住戶籍16周歲以上的農業人員,被征地人員分為:
(一)男性年滿16周歲不滿60周歲、女性年滿16周歲不滿55周歲的被征地人員(以下簡稱“就業階段人員”)。
(二)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的被征地人員(以下簡稱“養老階段人員”)。
五、就業培訓
就業階段人員可享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就業存在困難的,可按照規定享受就業援助政策。
就業階段人員自主創業、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可按照規定享受創業扶持政策和職業技能相關補貼。
鼓勵就業階段人員多渠道實現就業,對于就業階段人員中的浦東新區“就業困難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就業的,可按照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費補貼。
六、就業階段人員社會保障
(一)征地單位按規定為就業階段人員一次性繳納12年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其中,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的,再增加3年的一次性繳費。征地單位為就業階段人員一次性繳納生活補貼費,標準按照當年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具體標準見附件)。
(二)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被征地的,征地單位除了參照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就業階段人員的辦法為其一次性繳納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外,還應當向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繳納從征地時到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期間的生活費。繳費標準按照當年征地養老人員生活費標準確定,并參照征地養老人員生活費相關規定調整。
(三)就業階段人員已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由征地單位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標準為上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七、養老階段人員社會保障
(一)已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征地時選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由征地單位按規定為其一次性繳納12年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同時,由個人繳納3年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繳費資金由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和政府補貼承擔。
已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征地時選擇繼續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由征地單位按規定一次性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一次性繳費后,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同時,由征地單位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標準為上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70%。
(二)已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本市精簡退職回鄉老職工生活費的,由征地單位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標準為上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三)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由征地單位參照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就業階段人員的辦法,為其一次性繳納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
八、其他補貼
(一)就業階段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5年后仍不滿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費至滿15年。
對就業階段人員延長繳費及一次性補繳費給予補貼。其中,在單位就業的,給予用人單位的補貼為以上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0%作為基數計算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中用人單位承擔部分的50%;靈活就業的,給予其個人的補貼為以上年度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0%作為基數計算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的50%;一次性補繳費的,補貼為所繳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的50%。資金由區財政承擔。
(二)被征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當年度參保個人繳費部分享受50%的補貼。資金由區財政承擔。
九、相關手續
落實就業和保障與土地處置聯動。征地單位首先為被征地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和生活補貼費,再辦理土地處置手續。
區政府發布征收土地預公告后,依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擬訂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方案,在擬征收土地所在街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公告時間不少于30日。區政府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和聽證會等情況確定方案后,組織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等有關部門與用地單位簽訂附生效條件的社會保障費用和生活補貼費支付協議。
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申請經依法批準后,公安部門提供被征地單位人員戶籍信息,規劃資源部門提供被征地單位土地信息。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提供需落實就業和保障的被征地人員的總數、姓名、性別、年齡等情況,并向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申請核定落實就業和保障的人數及人員分類等情況。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核定結果報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社保中心”)備案。
市社保中心完成備案,為被征地人員辦理參加社會保險手續,并出具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備案證明(以下簡稱“備案證明”)后,規劃資源部門憑備案證明,辦理被征收土地的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十、征地養老人員
由浦東新區集中管理的征地養老人員,按照本市要求逐步提高養老、醫療待遇水平,確保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醫療費及時按規定報銷。
十一、施行期限
《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7年3月31日。本意見實施后,本區已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見執行。
附件:上海市浦東新區就業階段被征地人員生活補貼費標準
年齡段
一般人員
部分喪勞人員
大部分喪勞人員
女性16-39周歲,男性16-44周歲
24個月低保標準
30個月低保標準
36個月低保標準
女性40-49周歲,男性45-54周歲
36個月低保標準
42個月低保標準
48個月低保標準
女性50-54周歲,男性55-59周歲
≤24個月低保標準
≤30個月低保標準
≤36個月低保標準
說明:女性50-54周歲,男性55-59周歲的人員中,距退休前不滿24個月的,按離退休前實際月數計算。
●上海市《浦東新區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標準》2022年未做調整將繼續執行2012年施行版本: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去哪投訴?浦東新區拆遷安置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石珊律師
來源:頭條-《浦東新區貫徹落實〈上海市被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辦法〉的實施意見》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