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護是什么東西,五保戶是指農村五保供養制度的供養對象,根據我國法律《農村五保供養條例》規定,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因此,五保戶包括農村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經濟來源,沒有贍養(對老年人)扶養(對未成年)義務
五保戶是指農村五保供養制度的供養對象,根據我國法律《農村五保供養條例》規定,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因此,五保戶包括農村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經濟來源,沒有贍養(對老年人)扶養(對未成年)義務人,或有但無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殘疾人。
我國農村對無勞動能力、生活無保障的成員實行的社會保險,即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五個方面,農村五保供養,是我國農村依照《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規定對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的農民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
五保戶申請條件
五保戶申請的條件有:
1.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2.無勞動能力的;
3.無生活來源的(不包括撿垃圾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即撿垃圾者為有生活來源);
4.老年、殘疾、未滿16周歲的村民。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法律依據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村五保供養,是指依照本條例規定,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村民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主管全國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開展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法律分析:“六大保護”,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六條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責任。
法律分析:1.“六大保護”是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2.如何區分這六大保護,最常見的方法是看行為主體3.家庭保護的主體是父母、其他監護人和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學校保護的主體是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實施的保護,社會保護的主體是國家、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網絡保護的主體是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政府保護是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司法保護的主體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4.看法律原文進行區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二十七條 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第六十四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第八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承擔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具體工作的職能部門應當明確相關內設機構或者專門人員,負責承擔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啥叫五保護
●何為五保護
●五保護還是無保護
●五保護的標準
●五保護條例
●五保內容是什么
●五保護申請條件
●何為五保護
●五保原則
●五保指什么?
內容審核:郭建煒律師
來源:頭條-五保護是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