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補貼和拆遷補償2025,拆遷補助和低保有關系嗎,拆遷補助和低保有關系。拆遷補助是針對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因房屋被拆遷而給予的一種經濟補償。而低保,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國家為保障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政府公
拆遷補助和低保有關系。拆遷補助是針對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因房屋被拆遷而給予的一種經濟補償。而低保,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國家為保障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政府公布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提供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在拆遷過程中,如果被拆遷人同時是低保戶,他們有權獲得拆遷補助。拆遷補助的發放通常遵循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房屋補償費、周轉補償費和獎勵性補償費等。這些補償費用的計算通常與被拆遷房屋的結構、折舊程度、臨時居住條件以及被拆遷人是否積極配合拆遷等因素有關。
因此,對于低保戶來說,在面臨房屋拆遷時,他們除了可以享受到低保政策提供的保障外,還有權獲得因房屋拆遷而產生的經濟補償。這種雙重保障有助于確保低保戶在拆遷過程中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法律分析:有影響的,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是認定低保對象的三個基本要件中的兩個。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拆遷補償款是屬于家庭財產的一部分。
法律依據:《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第四條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是認定低保對象的三個基本要件。持有當地常住戶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低保。第十七條家庭財產主要包括:(一)銀行存款和有價證券;(二)機動車輛(殘疾人功能性補償代步機動車輛除外)、船舶;(三)房屋;(四)債權;(五)其他財產。第十九條調查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信息核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通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與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稅務、金融、工商等部門和機構,對低保申請家庭的戶籍、車輛、住房、社會保險、養老金、存款、證券、個體經營、住房公積金等收入和財產信息進行核對,并根據信息核對情況,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聲明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出意見。(二)入戶調查。調查人員到申請人家中了解其家庭收入、財產情況和吃、穿、住、用等實際生活狀況;根據申請人聲明的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了解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入戶調查結束后,調查人員應當填寫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表,并由調查人員和申請人(被調查人)分別簽字。(三)鄰里訪問。調查人員到申請人所在村(居)委員會和社區,走訪了解其家庭收入、財產和實際生活狀況。(四)信函索證。調查人員以信函方式向相關單位和部門索取有關證明材料。(五)其他調查方式。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拆遷補償款影響低保戶。人均收入高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則不屬于低保戶。目前沒有“有征地補償款就取消低保待遇資格”這個政策。不過現在的低保實行的是動態管理,也就是說現在低保設定了一條低保水平線(最低生活保障線,根據你們地方算的),如果今年的收入超過了水平線就會被調出,如果低于水平下就會被納入。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拆遷補償是房屋征收部門基于征收房屋所有權按照一定標準對所有權人給予的補償款項。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規定向被征收人支付各類補償金,包括房屋補償費、周轉補償費、獎勵性補償費。什么低保戶低保戶是指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顯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居(村)民。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二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前款所稱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包括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者撫養費,不包括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并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法律主觀:每個地區的低保戶優惠政策和標準也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介紹醫療救助、取暖救助、就學優惠等優惠政策。低保戶的優惠政策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很大差異.以遼寧撫順市為例,對其低保待遇標準進行介紹。1、醫療救助:實行城市醫療救助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并行,低保對象個人支付部分(包括起付線和個人支付的住院醫療費用)按醫療救助60%比例報銷,門診醫療年最高救助限額為每人50元,住院醫療年最高救助限額為每人2500元;低保邊緣戶住院醫療給予30%救助,年最高救助限額為每人1500元。2、取暖救助:城市低保戶中的“三無人員”100%補助,一般低保戶80%補,城市低保邊緣戶40%補助(取暖救助面積60平方米以內)。3、殯葬救助:低保對象免除五項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包括普通車輛遺體運送(城區160元次,撫順縣350元次,清原滿族自治縣和新賓滿族自治縣370元次);3日內普通冷藏(凍)柜存放(城區150元3天,三縣90元天);普通火化設備火化(140元具);1個普通衛生紙棺(城區及撫順縣120元,清原、新賓100元);1個普通骨灰盒(城區200元,三縣100元).殯葬減免由市殯葬管理處具體執行。《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法律分析:按照“群眾自建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的原則,政府對各類對象和危房等級的戶均補助標準為:
(一)五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
(二)五保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
(三)五保戶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四)低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
(五)困難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1萬元;
(六)一般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
(七)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八)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2萬元。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四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統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居民委員會根據管理審批機關的委托,可以承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法律分析:
低保戶拆遷是有補償的,但是補償的數額是由被拆遷房屋的地理位置、用途以及建筑面積等因素來決定的,并且是以當地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來確定補償金額的大小,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房屋補貼和拆遷補償的區別
●房屋補貼和拆遷補償一樣嗎
●拆遷和住房補貼
●房屋補貼和拆遷補償有關系嗎
●住房補貼和拆遷哪個劃算
●住房補貼和拆遷安置哪個好
●房屋拆遷補貼標準
●房子拆遷補貼
●住房補貼和拆遷為什么沖突
●拆遷補助房和商品房的區別
●拆遷補助和低保有關系嗎知乎
●拆遷補助和低保有關系嗎知乎
●拆遷補償款影響低保戶嗎
●拆遷低保戶有什么優惠
●拆遷吃低保
●拆遷吃低保什么意思
●低保和動遷房子有影響嗎
●低保動遷給的房和正常添錢的房子有區別嗎
●拆遷補償低
●低保戶拆遷補償后還能享受低保嗎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房屋補貼和拆遷補償一樣嗎,住房補貼和拆遷安置哪個好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杜安妍
內容審核:范美華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