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123萬補償150萬,確認存貨損失的程序,總局令第1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鑒證業務準則(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7〕9號)明確了存貨損失的審核,主要包括有關存貨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存貨盤點資料是否完
總局令第1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鑒證業務準則(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7〕9號)明確了存貨損失的審核,主要包括有關存貨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存貨盤點資料是否完整、中介及相關機關的證明是否完備、企業內部的審批資料是否齊全等。
1.對盤虧的存貨,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存貨盤點表,中介機構的經濟鑒證證明,存貨保管人對于盤虧的情況說明,盤虧存貨的價值確定依據(包括相關入庫手續、相同相近存貨采購發票價格或其他確定依據),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2.對報廢、毀損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殘值及保險賠償或責任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小的存貨由企業內部有關技術部門出具技術鑒定證明;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大的存貨,應取得國家有關技術部門或具有技術鑒定資格的中介機構出具的技術鑒定證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企業內部關于存貨報廢、毀損情況說明及審批文件,殘值情況說明,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3.對被盜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保險理賠以及責任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向公安機關的報案記錄,公安機關立案、破案和結案的證明材料。涉及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
4.企業的存貨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情形,應依據下列證據認定財產損失:資產被淘汰、變質的經濟、技術等原因的說明,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簽章證實有關資產已霉爛變質、已無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已毀損等的書面申明,中介機構或有關技術部門的品質鑒定報告,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文件,有關被投資方破產公告、破產清償文件,工商部門注銷、吊銷文件,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決定文件,終止經營、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證明文件,有關資產的成本和價值回收情況說明,被投資方清算剩余財產分配情況的證明。值得注意的是,存貨因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而確認的財產損失須經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扣除。
在對存貨損失的處理上,會計制度規定:由于預見存貨可能遭受損失或不合市價,出于會計上的“謹慎性”,企業在期末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稅法上不予認可;對于正常的存貨損失,會計處理等同于稅法,在本年利潤中直接扣除;對于存貨的非正常損失,會計上分兩種情況在本年利潤中直接扣除,即自然災害損失,在扣除保險公司等賠償后記入“營業外支出”,而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扣除有關責任人員賠償后記入“管理費用”。
一、存貨損失的稅收處理1.增值稅方面企業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如果企業在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之前,已將該購進貨物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實際申報抵扣,則應當在該批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的當期,將該批貨物的進項稅額予以轉出。2.所得稅方面對于因“管理不善”記入“管理費用”和因“自然災害”記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非正常損失,如果具備第13號令中規定認定的證據,經稅務機關審查批準后,準予在當期稅前扣除。
二、存貨損失的會計處理某內資企業系一般納稅人,206年不包括以下經濟業務的情況下的會計利潤為200萬元,應交增值稅金已足額上交,其它會計資料反映情況如下: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5萬元;因倉庫保管員王某放松責任心,導致倉庫原材料被盜,經盤查,材料賬面價值為50000元(其中含分攤的運費4650元);意外火災造成庫存產品全部燒毀,該產成品的非正常損失金額40萬元。已知全年總計耗用存貨金額500萬元,全年生產成本金額800萬元;12月份盤虧一批8月份購入的材料(已抵扣進項稅額),盤虧金額為9萬元,查明屬于定額內自然損耗;以上材料進項稅稅率為17%,不考慮其他稅費和納稅調整。根據上述材料,該企業應進行如下賬務處理:1.存貨跌價準備只影響計稅所得額,即調贈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并不影響會計利潤額,故不必作調賬分錄;2.被盜材料進項稅額轉出=(50000-4650)17%+4650(1-7%)7%=8059.50(元)借:待處理財產損溢58059.50貸:原材料5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059.50206年12月20日經董事會批準,由王某賠償2萬元,并報經稅務機關審批同意后,借:管理費用38059.50其他應收款———王某20000貸:待處理財產損溢58059.503.被毀產成品的進項稅轉出額=(產成品的損失金額全年耗用存貨金額全年生產成本金額)適用稅率=
(40500800)17%=4.25(萬元)借:待處理財產損溢442500貸:產成品4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2500206年12月20日經董事會批準,并報經稅務機關審批同意后,借:營業外支出442500貸:待處理財產損溢4425004.盤虧入賬時:借:待處理財產損溢105300貸:原材料9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5300定額內合理損耗,屬正常損失,不必報經稅務機關審批,直接在當年所得稅前扣除,借:管理費用———定額損耗105300貸:待處理財產損溢105300根據上述業務,該企業應交增值稅=8059.50+42500+15300=65859.50(元)應稅所得額=2000000+150000-38059.50-442500-105300=1564140.50(元),應交所得稅=1564140.5033%=516166.37(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上非正常損失當年未報稅務機關批準,則不允許在當年及以后年度抵扣;對于正常損耗,雖少了審批這一程序,但也要在證據確鑿后才在當年扣除。
所謂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外的損失,包括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和其他非正常損失。其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是一項重要的會計處理項目。
會計準則規定,存貨發生盤虧和損毀,應按其成本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期末再根據造成的原因分別按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屬于自然損耗產生的定額內損耗,計入管理費用;
2.屬于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應先扣除殘料價值與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的賠償,然后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3.屬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殘料價值與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的賠償,然后將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稅收政策對非正常損失所涉及的進項稅額,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應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轉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及非正常損失一起可按《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規定,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部分,經稅務機關審批認定為財產損失,允許在所得稅前扣除。
下面舉例說明存貨“非正常損失”的會計處理:
例: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某月末在財產清查中發現,庫存原材料短缺10000元,經查短缺的原材料不含運費,是由于倉庫管理員管理不善造成,經公司領導批示,應由倉庫管理員賠償4000元。
非正常損失原材料所涉及的進項稅額=10000×17%=1700(元),應作進項稅額轉出。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盤虧的存貨,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部分,然后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700
貸:原材料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00
借:管理費用7700
其他應收款--***4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700
如果該公司上述短缺的原材料中含分攤的運輸費用1000元,經查是由于被盜引起的,保險公司賠償5000元。
非正常損失原材料所涉及的進項稅額由兩部分組成:
(1)原材料價格進項(10000-1000)×17%=1530元,
(2)運輸費進項1000÷(1-7%)×7%=72.27(元),
應作進項稅額轉出的進項為1602.27元。按照上述規定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602.27
貸:原材料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602.27
借:管理費用6602.27
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5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602.27
假若上述公司是由于遭受自然災害,毀損庫存產品10000元,產成品成本中外購項目金額比例為70%。
非正常損失為產成品、在產品時,應作進項稅額轉出的是產成品成本中外購項目的進項稅額,故進項稅額轉出為:10000×70%×17%=1190(元)。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屬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貨毀損,將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190
貸:庫存商品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190
借:營業外支出1119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11190
又假若上例中毀損庫存產品10000元清理后作價出售,取得不含稅收入3000元。毀損庫存產品進項為1190元。
該毀損庫存產品實際損失情況(不含清理收入)為:(10000-3000)=7000(元),應轉出進項稅額為:7000*70%*17%=833(元),剩余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190-833=357(元)。3000元清理收入應繳納增值稅為:3000×17%-357=153元(此為產品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3000*30%*17%=153元)。
會計處理如下:
發生損失進入清理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7000
貸:庫存商品7000
進項稅金轉出時(轉出部分進項):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833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33
取得清理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3510元,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3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
結轉損失至營業外支出時:
借:營業外支出4833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4833
由此可見,企業毀損存貨存在增值或者加價銷售的情況,在轉出進項稅金時,應該按成本價計算未損失部分,并據此計算應轉出稅金金額。如果毀損存貨發生損失后取得的不加價清理變價收入,則不產生稅收,這也是符合增值稅征稅原理的。
一、遷補償款的涉稅處理
可以得到政府拆遷補償款的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涉及到的稅種有“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稅種,在此分別加以闡述。
1、營業稅
對于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是否要交納營業稅,目前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沒有明確規定,只有《關于征用土地過程中征地單位支付給土地承包人員的補償費如何征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7]87號)文件在內容與此比較近似,該文件規定對于對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青苗等土地附著物的補償費收入,應按照營業稅“銷售不動產——其他土地附著物”稅目征收營業稅。因為該文件存在適用范圍的限定,個人和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不能完全適用該文件。
2、企業所得稅
根據目前的政策,對內資企業取得拆遷安置補償款在所得稅方面沒有特別的規定。被拆遷單位應按照財企[2005]123號文件的規定,房屋、設備的拆遷、拆卸、運輸、清理等先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拆遷完畢沖銷“專項應付款”,“專項應付款”余額轉入“資本公積”或“營業外支出”?!百Y本公積”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轉入“營業外支出”的損失按照《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的規定,經過確定城市改造的政府所在地稅務機關的上一級稅務機關審批后作為財產損失稅前扣除。
但對于機器設備重新安裝、調試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的規定,同稅法的規定存在時間性差異。按照規定機器設備的安裝、調試所發生的費用應予資本化,通過計提折舊的形式稅前扣除。
3、個人所得稅
被拆遷人是個人的取得拆遷補償款個人所得稅處理,早在1998年的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關于個人取得被征用房屋補償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428號)文件就明確,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個人因住房被征用而取得賠償費,屬補償性質的收入,無論是現金還是實物(房屋),均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4、土地增值稅
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因此,不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不管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只要是發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行為就要根據稅法的規定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同時第8條又規定,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
法律主觀:問:我 公司 是 外資企業 ,有幾筆應收賬款產生了壞賬,收不回來了,已在2013年度列入壞賬,請問要在年度結束后多長時間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備?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25號規定:“第九條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第十條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準確判別是否屬于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采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清單申報 企業發生屬于25號公告第九條規定范圍內的資產損失,應在 企業所得稅 年度申報時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稅前扣除,并提交《資產損失清單申報表及明細表》,作為企業所得稅年度 納稅 申報的附件。 專項申報 企業發生屬于25號公告第十條規定范圍的資產損失,應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時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稅前扣除,并按照資產損失類別逐筆填報《資產損失專項申報表及明細表》,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25號公告規定的相關證據材料,作為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的附件。企業附送的資料應附上目錄按編號順序裝訂成冊。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25號規定: “第二十二條企業應收及預付款項壞賬損失應依據以下相關證據材料確認: (一)相關事項合同、協議或說明; (二)屬于 債務人 破產清算 的,應有人民 法院 的破產、清算公告; (三)屬于訴訟案件的,應出具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裁決書或 仲裁 機構的仲裁書,或者被法院裁定終(中)止執行的法律文書; (四)屬于債務人停止營業的,應有工商部門注銷、吊銷 營業執照 證明; (五)屬于債務人死亡、失蹤的,應有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對債務人個人的死亡、失蹤證明; (六)屬于債務重組的,應有債務重組協議及其債務人重組收益納稅情況說明; (七)屬于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而無法收回的,應有債務人受災情況說明以及放棄債權申明。 第二十三條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應說明情況,并出具專項報告。 第二十四條企業逾期一年以上,單筆數額不超過五萬或者不超過企業年度收入總額萬分之一的應收款項,會計上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應說明情況,并出具專項報告?!?/p>
稅務人員向他解釋,企業如果發生存貨類財產損失,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一、保證相關資料的完整性
為了確保存貨受損價值依據充分、核算正確,必須及時搜集相關的各種資料:受損時的相關證明,受損時存貨的數量,產成品的材料定額、工資(工時)定額,近期原材料進貨憑證(一般取存貨受損日前3個月~6個月的原材料憑證,越接近損失當日越好),工資結算單,財產受損日前6個月~12個月的生產成本明細,企業報稅務部門備案的存貨處理方法,其他相關資料。
二、計算損失價值
存貨的損失價值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核算,取得時的實際成本,應當按受損時存貨所處的實物形態分別核算。各類存貨(以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為例)受損價值確定方法如下:
1.原材料。原材料價格的確定,主要依據為企業所供的原材料進貨發票。
2.產成品。產成品的受損價值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核算,其單位價值由料、工、費三項成本構成?!傲稀睘橹苯硬牧?,即構成產品實體的主要材料,其單價與原材料中的主要材料單價要一致,再按各項材料的消耗定額進行核算;“工”為直接人工,包括生產工人的工資及按規定比例計提的職工福利費,其計算公式如下:工資和福利費單位成本=工資定額×(1+規定計提職工福利費比例);“費”為制造費用,單位制造費用采用產量平均法進行確定。
3.半成品。半成品的受損價值與產成品受損價值的計算方法相同。半成品在計算其實際成本時,因尚未完工,實物形態及完工程度各不相同,應分別不同完工程度進行核算。
三、確認存貨損失的程序
總局令第1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鑒證業務準則(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7〕9號)明確了存貨損失的審核,主要包括有關存貨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存貨盤點資料是否完整、中介及相關機關的證明是否完備、企業內部的審批資料是否齊全等。
1.對盤虧的存貨,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存貨盤點表,中介機構的經濟鑒證證明,存貨保管人對于盤虧的情況說明,盤虧存貨的價值確定依據(包括相關入庫手續、相同相近存貨采購發票價格或其他確定依據),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2.對報廢、毀損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殘值及保險賠償或責任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小的存貨由企業內部有關技術部門出具技術鑒定證明;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大的存貨,應取得國家有關技術部門或具有技術鑒定資格的中介機構出具的技術鑒定證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企業內部關于存貨報廢、毀損情況說明及審批文件,殘值情況說明,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3.對被盜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保險理賠以及責任賠償后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向公安機關的報案記錄,公安機關立案、破案和結案的證明材料。涉及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
4.企業的存貨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情形,應依據下列證據認定財產損失:資產被淘汰、變質的經濟、技術等原因的說明,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簽章證實有關資產已霉爛變質、已無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已毀損等的書面申明,中介機構或有關技術部門的品質鑒定報告,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文件,有關被投資方破產公告、破產清償文件,工商部門注銷、吊銷文件,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決定文件,終止經營、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證明文件,有關資產的成本和價值回收情況說明,被投資方清算剩余財產分配情況的證明。值得注意的是,存貨因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而確認的財產損失須經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扣除。
●拆遷獲賠237萬
●拆遷補償237萬
●拆遷賠償22套房完整視頻
●2021拆遷補償價格表
●拆遷1300萬
●2021拆遷補償標準明細表
●2020拆遷補償標準
●拆遷比例1.3
●拆遷賠償22套房完整版
●2020拆遷補償標準明細
●德陽拆遷賠償
●德陽拆遷賠償
●德陽拆遷辦電話
●德陽市征地拆遷
●德陽拆遷安置
●德陽拆房2020
●德陽2020拆遷補償方案
●德陽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1
●德陽市拆遷安置補償標準
●德陽市拆遷賠償標準
●廣西土地拆遷補償標準,廣西欽州征地賠償最新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山西省 拆遷補償辦法,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與補償標準暫行辦法: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噶爾縣拆遷咨詢電話是多少,噶爾縣拆遷咨詢電話:今日拆遷說法百科
●板橋危房拆遷補償政策,城市危房拆遷怎么補償2022年: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個舊拆遷補償辦法,翻蓋房子需要什么手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很少,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集體農莊拆遷補償標準,農村民房集體農莊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鐵西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鐵西區政府寧官征地補償款: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南沙區征地拆遷補償辦法,南沙東涌鎮的征收政策有哪些: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河津市城市更新項目包括什么內容,河津市城市更新項目包括什么:今日談城市更新百科
●耕地拆遷補償細節規定,征地補償款截留多少有法律規定嗎?: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北鞏莊拆遷補償,費縣拆遷補償標準 -拆遷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札達縣拆遷咨詢電話是多少,札達縣拆遷咨詢電話:今日拆遷說法百科
●拆遷補償很低怎么辦,征地補償過低怎么辦: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通化市拆遷房屋補償,吉林農村草房拆遷: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平頂山市宅基地拆遷補償辦法,河南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廣元市拆遷補償律師,廣元市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長沙拆遷有哪些補償政策,2022年長沙拆遷補償標準明細: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滄州市征地拆遷補償,滄州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新翻修房拆遷補償多少,2022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明細: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123萬補償150萬,拆遷補償237萬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紀光
內容審核:圣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