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房屋補償協議,拆遷補償協議是跟誰簽訂的,一般來說,當事人簽訂補償協議的途徑有兩種,一個是按照征收流程直接與征收方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另一種就是對補償條件不滿,與政府部門協商不成,而通過走法律程序維權,最終達到自己認可的補償標準后簽訂征收
一般來說,當事人簽訂補償協議的途徑有兩種,一個是按照征收流程直接與征收方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另一種就是對補償條件不滿,與政府部門協商不成,而通過走法律程序維權,最終達到自己認可的補償標準后簽訂征收補償協議。雖說途徑不同,但是最后都是通過和征收方簽訂征收補償協議的方式,把協商一致的補償條件確定下來。
一、什么是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
二、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規定
一是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與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補助、獎勵。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被征收人除給予補償外,政府還要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二是征收范圍。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舊城區改建還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三是征收程序。擴大公眾參與程度,征收補償方案要征求公眾意見,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還要組織聽證會并修改方案,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四是政府是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具體工作的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五是取消行政強制拆遷。被征收人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此外,條例草案還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1、由于被拆遷房屋分為私有房屋和公有房屋,所以當拆遷對象為私有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當拆遷對象為公有房屋時,拆遷人則應當與房屋使用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當房屋拆遷的對象為租賃房屋時,所涉人員范圍較復雜,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權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2、房屋征收部門的主體可以是誰。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是事先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部門。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簽訂拆遷協議前應該了解拆遷相關的知識,判斷自己的所要簽訂的協議是否存在風險,補償金額是否合適,安置房屋是否存在隱患等。如果對預簽協議的補償標準有異議,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痉梢罁俊冻鞘蟹课莶疬w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可以向公證機關辦理公證,并送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備案。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并辦理證據保全。第十四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被拆遷人是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訴訟期間如拆遷人已給被拆遷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轉用房的,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法律分析:協議拆遷是不合法的。征收,一定是國家行為,政府主導并負責,城市和農村皆是如此。在此種情形下,征收房屋或者土地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所必須實施的行為,沒有“協議”拆還是不拆的空間。更不允許出現“不愛搬呆著”這種不負責任的處置。在此前曾多次提及,“凈地”才能出讓,“毛地”不能出讓也不能搞建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法律分析:一般依法簽訂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拆遷協議通常是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后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后,則受到法律的強制。依法訂立的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關于拆遷房屋賠償方案
●拆遷戶的補償
●拆遷補償房屋標準
●拆遷房屋補償標準2021
●拆遷戶房屋如何補償
●拆遷補償方案
●拆遷房屋賠償明細表
●拆遷戶賠償政策
●拆遷房屋補償明細
●拆遷房屋補償標準明細2021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房屋拆遷時的補償安置補助是如何確定的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范本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注明的價款
●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
●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書范本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模板
●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書
●惠民縣拆遷宅基地補償標準,“合村并居”它來了,拆遷戶補償有哪些: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拆遷戶住房補償標準,房屋拆遷補償價的計算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房屋拆遷戶主子女有補償嗎,宅基地拆遷房有女兒的嗎: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戶離婚財產怎么分配比例(拆遷戶離婚財產怎么分配比例最高)
●湖南望城拆遷戶口補償標準,2024望城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戶房屋補償協議,拆遷戶的補償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梁冬凱
內容審核:圣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