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屋登記面積可能小于實際面積,這種情況下究竟按照實際面積補償還是登記面積補償呢?湖北省江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案例:因登記
你的房屋登記面積可能小于實際面積,這種情況下究竟按照實際面積補償還是登記面積補償呢?湖北省江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案例:因登記面積小于實際面積,補償達不成一致
湖北省的江先生在當地有一套房屋,因舊城改造項目,江先生的房屋面臨征收。但就補償問題,江先生與拆遷方遲遲未達成一致。經過多次交涉無果,江先生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來到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尋求法律幫助。
王有銀主任聽取了案件情況,迅速制訂了爭取合法權益計劃,并指派團隊專業律師具體執行。根據江先生的描述和其提供的證據,其房屋存在未進行登記的建筑面積,這也是雙方無法就補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焦點爭端。
王有銀律師認為,未進行登記不是不予補償的理由,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可以認定為合法建筑的,應當予以補償。
就此問題,《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也明確規定,區政府要組織規劃、城管、房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未登記的建筑作出認定,但在本案中,區政府作出的《征收補償決定書》忽略了江先生未經登記的房屋面積,屬于房屋面積認定不清,補償安置依據不足,應當予以撤銷。
在圣運律師的協助下,江先生提起行政復議。復議機關經審查采納了圣運律師的意見,撤銷青山區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責令其在法定期限內重新作出處理。
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告訴大家:你的房屋登記面積可能小于實際面積,拆遷方按照登記面積給你發放了補償款,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爭取合法權益。
依據《物權法》規定,房屋等不動產物權依據登記生效,除非法律有另外規定。實踐中,幾乎所有的個人住宅都是依據登記來確立物權的,沒有其他法律作出特殊規定。一般情況下,房屋面積載于不動產權利證書中,從而存在一個法律認可的房屋面積。在拆遷過程中,有些拆遷方便以登記面積為基礎,為拆遷戶發放補償款。
這樣的計算方式雖然大大提高了拆遷效率,但違反了法律規定。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征補條例》)第十五條,在計算補償數額之前,拆遷方應當對征收范圍內的房屋權屬、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調查結果要及時向拆遷戶公布。對于農村房屋,各地區的征收政策中,一般也會載明調查登記環節。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主要有兩方面考慮:第一,由于歷史等原因,還存在一些年代久遠的房屋沒有辦理產權證書,如果認為該類房屋上不存在物權,可能會有違公平補償原則;第二,實踐中確實存在登記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的情況,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房屋登記制度發展時間不長,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錯誤,如果在計算補償之前不進行調查,可能會引發后續的拆遷糾紛。
因此,如果登記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登記面積計算補償款,如果拆遷方沒有進行調查就直接認定,損害了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拆遷戶可以通過復議或訴訟的方式進行爭取合法權益。